第 12周 黑暗的世代黑暗的世代 月
第 1日 士十七至廿一章 日
介紹了七個惡性循環後,士師記替士師時代作了一些總結。我們可用「黑暗」、「混亂」去形容這個世代。首先,十七、十八章介紹的是宗教上之混亂與黑暗。利未人為了餬口,甘心作了偶像的祭司(當時神像較受歡迎)。猶太人亦不惜僱用利未人,作他們崇拜之「神棍」,可見其宗教之退化。但支派的人甚至掠別人神像,擄其祭司,完全背神而行。十九章說到道德上之敗壞,利未人也娶妾,妾亦紅杏出牆,後來利未人帶妾回鄉時為便雅憫凶暴淫惡之匪徒所逞,可見當時之道德也隨著靈性敗壞而盡失。二十、廿一章帶出的是社會問題,因利未人妾之死,觸起以色列人對便雅憫支派的不滿及仇恨,卒引起內戰。以色列陣亡者逾四萬,便雅憫亦差點被滅絕(基比亞全城被毀)。士師時期結束時,以色列人省悟,想辦法替便雅憫支派保留余種。這時代之特色,乃是「以色列中沒有王,各人任意而行。」(廿一25)
第十七章  | 第十八章  | 第十九章  | 第二十章  | 
宗教的腐敗  | 道德之腐敗  | 社會之混亂腐敗  | |
米迦的假宗教  | 但的假崇拜  | 便雅憫人性變態  | 便雅憫人遭遇  | 
偶像: Idolatry  | 淫亂: Adultery  | 殘殺  | |
默想  | 
有否想過,在你身處的社會中,隨時有人入屋搶劫,女子隨時會被姦污,人們互相殘殺……你會怎樣?我們或許會想到移民吧。但在現今最文明的美國,每天有三宗以上的兒童死亡事件,絕大部分死於青少年槍殺(有意或無意);六成以上中學生有性經驗;逾百萬未婚媽媽,每年逾千萬女子墮胎;羅省暴亂顯示了一個社會問題──搶劫、暴力事件隨時會發生。原因何在?信仰上之腐敗、與神關係破裂,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。以色列人離棄神權管治,結果陷於黑暗之中。
與主同行  | 
「心中無王,各人任意而行」是人自我中心、離棄神的具體表現。從你的經歷中,自我中心、目中無神會為人帶來什麼惡果?你會怎樣對付自我?
金句: 希伯來書十二章十六節
路得記
重 點  | 到波阿斯的城 1章  | 到波阿斯的田 2章  | 到波阿斯的場 3章  | 到波阿斯的家 4章  | ||||
分 段  | 寄 居  | 回 鄉  | 普 通 的 恩 典  | 格 外 的 恩 典  | 妙 計  | 進 行  | 成 親  | 家 譜  | 
一 1-5  | 一 6-22  | 二 1-13  | 二 14-23  | 三 1-5  | 三 6-18  | 四 1-17  | 四 18-22  | |
主 題  | 農婦  | 工人  | 賢婦  | 主婦  | ||||
荒年  | 麥田  | 禾場  | 新家  | |||||
遇苦難  | 受安慰  | 得應許  | 蒙救贖  | |||||
信心的道路  | 愛心的事奉  | 謙卑的慰藉  | 順服的賞賜  | |||||
信心的試煉  | 信心的試煉  | 信心的應許  | 信心的賞賜  | |||||
地 點  | 摩押  | 伯利恆  | ||||||
時 間  | 約主前 1200-1150年之間  | 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