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50周 有意義之受苦 月
第 4日 彼前一至五章 日
本書寫成的時間可能是在尼祿皇在位及開始逼迫基督徒的時候。這書信及彼得後書寫成後不久,彼得在羅馬為主殉道,傳說他被倒釘十字架而死。書中主要焦點是門徒之苦難觀。彼得認定,門徒為主受苦是有意義的。主要原因有三:
1.他們已經歷過主完備之救恩,藉著神的大憐憫、主的復活重生了我們,又帶給我們活潑的盼望,在天上有不朽壞之基業留給我們。試煉只不過是暫時的,經過試煉,我們的信心變得更爐火純青,能產生喜樂,最終要得救。因此,門徒應在六方面彰顯其因救恩而來之生活:
a.專心等候主再來;
b.追求聖潔,好像神一樣;
c.存心敬畏及信靠主;
d.彼此切實相愛;
e.繼續追求靈命的長進;
f.認定自己的身份,乃有君尊之祭司、被神揀選之族類、屬神之子民,以致隨時傳主的福音。(一1至二10)
2.為主受苦是有意義的,因為主基督曾留下受苦之榜樣給我們:
a.他的受苦與復活告訴我們今生只是過渡性的,我們只是寄居之客旅,毋須太執著地上一切。
b.主受苦時留下順服的榜樣,以致他的受苦使我得拯救得醫治,所以,我們對君王、主人、妻子、丈夫等亦應學習順服。
c.他的受苦留下如何愛仇敵、饒恕之榜樣給我們,叫我們知道要彼此相愛、體恤、存憐憫謙卑的心,並能愛仇敵(二11至三12)。
3.門徒為主受苦有益,因主要帶著榮耀再來:主基督受苦後復活前,曾到陰間傳福音給獄中靈魂聽,他復活升天後已在天堂,在神右邊。因他要再來,所以我們不能為犯罪而受苦,反要警醒禱告、謹慎自守、切實相愛、互相款待、彼此服侍,甚至不惜受苦去跟從主。因主必再來,他是大牧長,所以作牧者的務要按他心意牧養群羊。因主要再來,我們無須憂慮,也要警醒謹守等候他。(三13至五14)
一 1至二10  | 二 11至三12  | 三 12至五14  | 
經歷完備救恩  | 有主完美受苦榜樣  | 主要帶著榮耀再來  | 
主已拯救  | 主為我們受苦  | 主要再來  | 
默想  | 
聖經將苦難最少分為下列三種:
1.為罪受苦,因自己過錯、犯罪、言語之失等帶來苦難:人經歷的是神的管教。
2.天災人禍、橫禍、無辜者受苦:如約伯般,更新價值觀、人生觀能帶給我們平靜及積極方面之得益。(參伯一21、廿三10、四二5等)
3.為義受苦:主應許我們有冠冕榮耀等待我們,這是最有福的。
與主同行  | 
弟兄姊妹,你有受苦的經歷嗎?為了什麼而受苦?是否為了跟從神?抑為了自我、因不順服長輩、好管閒事、自私、自我、作惡、說謊、犯罪而受苦?若是後者,你要悔改,接受神管教(參五 5)。若是為跟從神而受苦,則感謝主,你預備將來領獎吧!
金句: 彼得前書二章九節,三章二十至廿一節,五章七節
彼得前書
信徒之救恩 Salvation  | 信徒之順服 Submission  | 信徒之受苦 Suffering  | |||||||||||
引言 1章上  | 以基督的工作看基督徒的行事為人 1章下-5章上  | 結語 5章下  | |||||||||||
分段  | 問安:啟語祝願  | 頌讚:主題介紹  | 因救恩而有的生命  | 因救恩而有的長進  | 因救恩而有的地位  | 因榜樣而有的生活  | 因榜樣而有的順服  | 因榜樣而有的勸勉  | 因再來而作的吩咐  | 因再來而作的安慰  | 因再來而作的勸勉  | 最後囑咐  | 最後問安  | 
1 上  | 1 下  | 2 上  | 2下 - 3上  | 3下- 4上  | 4下  | 5 上  | 5 下  | ||||||
主題  | 信徒之信仰 ( Belief)  | 信徒之行為 ( Behaviour)  | 信徒之奮鬥 ( Buffeting)  | ||||||||||
聖潔 ( Holiness)  | 和睦 ( Harmony)  | 謙卑 ( Humility)  | |||||||||||
地點  | 可能是羅馬  | ||||||||||||
時間  | 約主後 63-64年  | ||||||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