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 33周 輓歌 月
第 2日 哀一至五章 日
耶利米哀歌乃一首以血以淚寫成的輓歌,先知目睹首都傾覆之慘象,親眼見到巴比倫王在他面前慘殺西底家眾子,剜王雙目,焚燬王宮,王親國戚、上官貴胄、平民百姓均任人宰殺、任人魚肉,先知為聖民之遭遇發出如箭穿心的悲嚎。在第一章,作者將聖城比作獨自舉哀的寡婦,在夜間為兒女遭仇敵姦淫擄掠殘害而哭泣。跟著,先知哀歎聖城遭神忿怒之火毀滅(二1-10),他心如刀割之哀痛無以形容,但他仍在那裡向神訴苦,因神如仇敵般臨到他們。先知為聖城之遭遇痛苦悲泣以至失明,以眼淚向神作大膽要求︰求神減輕管教,不然國內無人剩餘(二章)。先知在求恩時,沒有忘記向神認罪,勸百姓深深反省自己的行為,再歸向耶和華。另一方面,他亦求神記念他的約,他認定神是信實的主,他求神為聖民伸冤,殲滅仇敵(三章)。第四章是一首比喻詩歌,作者以聖城喻作失色的黃金,尊榮盡失。他再為聖城之遭遇認罪悔改,跟著預言以東將受審判,而錫安將受安慰,因聖城被毀時,以東不但不施援手,而且落井下石,趁火打劫(四17-22)。最後,作者以禱告結束輓歌,祈願神回轉,垂顧百姓,拯救他們(五章)。
第一章  | 第二章  | 第三章  | 第四章  | 第五章  | 
悼聖城之民  | 歎聖城被毀  | 為聖城求恩  | 失色的黃金  | 為聖城祈禱  | 
獨自舉哀  | 廢墟中哀哭  | 在主前痛悔  | 聖城無尊榮  | 在主前哀求  | 
默想  | 
「每早晨這都是新的,你的信實,極其廣大。」每次當你唱這詩歌時,你有想過這詩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嗎?禱告蒙允時?不是!神祝福、心想事成之時?不是!事情有滿意的果效時?不是!看耶利米哀歌三章廿三節,你會發現,是當先知目睹慘絕人寰之事︰家破人亡,國家如糞土般被踐踏,同胞任人魚肉(如抗日戰爭時日本人待南京人一般)之時發出之詩歌。很難想像!是的,那是先知在哭至失明,極度悲痛中發出之敬拜,因他不止看見過程,還看到至終結局︰神必拯救他的百姓,審判仇敵。
與主同行  | 
對著那些口硬、心硬、頸硬、不相信、悖逆之百姓,你在見到他們受審判時,會有何反應?「活該!」「自作孽!」……你會這樣說嗎?耶利米卻為他們的遭遇哀哭,憐憫、為父之心清楚可見。試用這態度對待那些敵擋你的人吧!
金句: 耶利米哀歌三章廿三、四十至四十一節
以西結書
重 點  | 責備  | 安慰  | ||||||||||
猶大的淪亡 1-24章  | 猶大 的敵人 25-32 章  | 猶大的未來 33-48章  | ||||||||||
神的榮耀顯現  | 神的榮耀離開  | 神的榮耀審判  | 神的榮耀歸回  | |||||||||
分段  | 以西結的蒙召  | 責備的信息  | 安慰的預言  | |||||||||
蒙召時的處境  | 蒙召時的異象  | 蒙召時的托付  | 對本國  | 對列國  | 禧年國建立之準備 (禧年前之事跡)  | 禧年國建後之情形 (禧年時之事跡)  | ||||||
審判之速臨  | 審判之必臨  | 審判之應臨  | 七國遭宣判  | 勸慰的信息  | 預言的信息  | 禧年聖殿  | 禧年崇拜  | 禧年境地  | ||||
4-11  | 12-19  | 20-24  | ||||||||||
1上  | 1下  | 2-3  | 4-24  | 25-32  | 33-36  | 37-39  | 40-43  | 44-46  | 47-48  | |||
1-3  | 4-32  | 33-39  | 40-48  | |||||||||
主題  | 國亡前  | 國亡時  | 國亡後  | |||||||||
歷史  | 預言  | |||||||||||
地 點  | 巴比倫  | |||||||||||
時 間  | 主前 592年  | 主 前 588 -586年  | 主前 585-572年  | |||||||||